上次介紹過的美國加州新創公司Brownstone Shared Housing,將一棟大房子改造成可供14人居住的共居宅服務,並提供了共同工作空間,共同廚房、起居室…等共用空間,大幅降低住房負擔到原本的1/10,這正是近年來興起的Co-living 共同生活的實際案例。

其實Co-living不是全新的居住概念,很久很久之前,人類社會原本就是共同生活的群居型態,像是最早期的石器時代為了狩獵與抵禦野獸敵人,或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還有後來農業社會的大家庭,都是為了因應環環與生存而形成的社會居住型態。

photo from Wiki

近代因為工商業發展,社會專業分工使得人們因生存需要同住一個屋簷下或在小域區裡共同生活的樣貌似乎逐漸消失了,不過許多人住在一起的行為仍然存在,像是學生宿舍裡,或是剛出社會三五好友合租公寓,分享客廳、廚房與其他生活空間與設施也是某種較為鬆散的共居生活。

Photo from pxhere

但是數十年來全球人口愈來愈向大都市集中,都市化現象日益日顯,催高了都市房屋價格達到高不可攀的地步,還有都市生活也讓很多人感覺孤單寂寞,人與人之間際關係疏離,雖然有朋友同事,但是回到家裡又是一個人的感覺並不好。

Photo by form PxHere

傳統的住宅供給較為制式,希望成本低一些,套房或雅房產品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空間主要只能提供臥房睡覺休息的功能,生活空間與機能有很大的限制,公寓大樓有臥房、空廳、廚房…等空間規劃,生活機能較為完善,空間大,不用像套雅房只能在單一小空間裡生活,可是相對必須付出較很高的房價或租金,而透天厝或別墅的房屋形式更是想都不用想。

Photo by Andrea Davis

此外買房子是筆人生最大的消費,若是之後因各種因素需要搬家或換房子,那可是冗長耗时又耗力的事情,租房子的話通常需要簽定一定期限的租約,也不是說要不租就能退租,而且也不能解決高昂的房價成本或是孤單疏離的感覺。

還有永續、環保、淨零碳排、節能、減少資源浪費…等因應當前全球暖化的重要作為,也讓個人在Co-living的居住形態中,較能夠參與及實踐

所以Co-living共同生活的概念與生活型態也因環境的改變愈來愈興盛,從一開始要分攤昂貴的居住成本,到發展出包含社群連結與人際互動的概念在裡頭,讓人在有適當規劃的生活空間裡頭,與有著相近或相似價值觀興趣背景的人共同生活,除了分享公共生活設施與空間…等硬體設施外,也會一同分享興趣、社群、生活或心情。

其實不只是這幾年的Co-live,前一陣子很熱門的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像是共享辦公室、共造空間、Uber多元計程車、Airbnb、共享廚房…等,也是由於現代都市高度集中化,電腦網路發達,職涯斜槓多元…等社會發展,使得這一類的新型態的共享經濟活動廣為新世代接受與歡迎。

Co-living 除了可以帶來較為輕鬆的居住成本與同成本下較好的居住品質外,同時還兼具有擴大社交圈、認識新朋友,如果你是外來者,也可以讓你更快地融入當地生活,以及共享經濟與永續性

所以到底什麼是Co-living呢?

簡單講Co-living一詞是要描述一種現代公共生活形態,在精心佈置好並配置有適當家具與生活設施的居住空間(房子)或區域(社區)裡,住著幾位到數十位甚至數百位的居民,各自有各自的私人臥室空間,並且一同分享使用各種公共區域,除了單純分享實體空間,並會形成彼此有很類似的興趣、價值觀或生活哲學的實體社群。

Co-living概念是在丹麥萌芽,一開始是所謂的共同住宅(co-housing),The Sættedammen是丹麥第一個共同住宅,一共有35個家庭住在同一社區私有房屋裡,同時一起分享公共空間進行社交與居民活動,像是聚餐聚會、處理家務、社區嘉年華…等活動。

當前的Co-living很多是由專門的房屋共享公司設計與經營,會細心在格局、家具、裝潢與佈置上下足功夫,管理上諸如垃圾處理、清潔服務,設備修繕、網路服務到水、電費分擔計算收取,都包含在Co-living的服務項目內,有的更進一步還會連結社區鄰里的資源,提供給有需要的居民。

Photo by Dinh Ng.
Photo by Sufyan

對於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一開始對於各項支出需要津津計較,所以很多人都承租套房或雅房以結省房租支出,但同時對居住環境、佈置、機能與管理…等也有愈來愈高的要求,所以他們就成為現今Co-living的主要愛好族群之一。

另外像是數位遊牧民族或是全球走透透的國際工作者,也是Co-living的新興愛用者,他們就很適合Co-living能提供的有彈性的承租方案與相對便宜的租金,他們會挑選有符合他們工作需求及個人興趣的公共空間或社群活動的Co-living服務。

還有一些收入不錯、年紀介於30~40歲之間的單身有伴的情侶,但還沒有小孩,可能剛搬到某個都市,對這群人來說經濟上的誘因就沒有那麼明顯,對他們來說Co-lilving所帶來的實體社群連結更具吸引力,像舉辦品酒會、電影聚、新年佈置、BBQ烤肉…等,反而是他們比較嚮往的。

記得很久之前鳥編介紹過的 IKEA space 10 設計與研究實驗室,Space 10 與Anton&Irene進行了onesharedhouse2030專案,想要了解人們住在Co-living時,什麼是他們想要體驗到的,什麼是他們想要分享共用,什麼又是他們不想分享的,很有趣的調查,鳥編也上了網做完問卷

這問卷的互動設計也很有趣,問卷調查表內列出了14項生活設施讓人選擇是否會想要與他人分享,包含有一起吃晚餐(30%)、照顧小孩(34%)、公共空間(54%)、水電瓦斯(56%)、淋浴間(25%)、馬桶(21%)、汽車34%)、清潔整理(50%)、工作空間(56%)、網路(63%),簡單日用(像是咖啡、茶包、衛生紙、洗碗精…等)(32%)、廚房(39%)、洗衣機(55%)與花園(59%),這些項目的百分比是鳥編做完問卷調查的當下,在超過188個國家自主參與調查的人們中,各項生活項目願意分享的比例。


跟據結果可以看出女性男性更願意分享生活空間、60歲以上的人願意分享最多生活物品與空間,17歲以下的人願意分享的東西最少,只有3%的人一件物品也不想分享,網路是最多人願意分享的生活設施,而馬桶是最少人願意分享的,辛巴威(Zimbawe)則是最有意願分享的國家。

同時根據IKEA 2018年發佈的結果,多數人願意一起共同生活在約4~10人的小社群中,而不是目前很多Co-living 規劃的上百人,在西倫敦的Old Oak甚至有550個床位,另外大多數人傾向與不同種族年紀出身的人共同生活,幾乎所有人傾向與沒有小孩的夫妻情侶或單身人士一起共同生活。

The Collective Old Oak- co-living apartment block / credit  David Hawgood

雖然現代Co-living仍是很新的概念,但是有愈來愈多人,包含建築師、新創公司與居民,加入Co-living的行列,對於開展更自由更無拘束的生活型態與建築硬體深入探索。

延伸閱讀:

好設計、好創意、好靈感,好家具或產品想要介紹給大家嗎? 或是有漂亮的室內設計作品想要分享給? 歡迎透過什麼鳥粉絲頁訊息連絡什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