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城市概念最早是在2016年由巴黎第一大學(Paris 1 Pantheon-Sorbonne University)教授卡羅莫瑞諾(Carlos Moreno)所提出,15分鐘城市的概念是想讓住在都市裡的人們,可以在步行或騎自行車15分鐘的範圍內,滿足六大基本生活所需,包含生活、工作、商業、健康醫療、教育與娛樂。

由於大都市有大量工作機會,強力吸納周邊人口前來都市討生活,也使得都市蛋黃區房價愈攀愈高,到了大部份人負擔不起的地步,都市計劃只好開發周邊衛星城鎮,建立交通網絡,並吸引人們住到遠一點的地方,然後每日通勤一個小時以上到市中心上班工作,下班再花一樣多的時間通勤回家。

長距離通勤也帶來大量的碳排放量,更是這幾年空氣汙染及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020的Covid-19新冠肺炎爆發,也乘著全球化的快速人流傳播到全球,造成至今尚無法有效控制的嚴重疫情,隨著對抗疫情而來的閉城,大眾交通停擺,學校及辦公室關閉,許多人改成在家工作,間接大幅減少了每日交通移動,還有各國邊境封鎖,也使得空中航班大減,噴射客機的大量廢氣碳排放也沒有了,還記得當時新聞報導許多地區本來有嚴重的空氣汙染問題,但是在封城限制邊境期間,卻出現了難得的清澈蔚藍天空。

BBC:"肺炎疫情的環境好消息:污染和排放迅速減少" 2020.03.19
BBC:"肺炎疫情:中國城市空氣質量改善後出現反彈" 2020.06.03

隨著網路科技發展、工作內容改變,現代很多工作是可以坐在電腦前面連上網路來完成,如果說通勤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只為了坐到電腦面前完成工作,這想起來還真有點腦殘。

高房價、都市空汙、Covide-19疫情以及對長時間通勤影響生活品質愈來愈不能忍受,因此是到了必須要打破目前都市內發展不均衡的時候。

15分鐘就是在上述環境氣候危機與新冠肺炎病毒威脅困境的背景之下,加上巴黎市長伊達戈(Anne Hidalgo)在競選連任時,宣佈將把15分鐘城市概念納入她未來的施政計劃重點並且連任成功後,15分鐘城市因而廣為人知,也加速了人們對15分鐘城市的認真考慮與進行實踐。

疫情嚴重期間學校與辦公室關閉,大量的受雇者及學生在家遠端工作及上課學習,恰巧進行了一場規模幾乎涵蓋全世界的社會實驗,結果不只證明了遠端工作與上課是可行的,也替15分鐘城市的概念做了實際的驗證,不過卡羅莫瑞諾教授提到的遠端工作與學習並不等同於在家工作,旁邊還有你家的貓、狗寵物、小孩…等,而是15分鐘城市將會在各個城市小區裡建立分散式的辦公室或教室,也可以只是個共同工作空間的位子,讓員工或學生只要15分鐘就可以來到教室與辦公室或其他不同功能目的的空間進行各種必要的活動,省下通勤耗費的精神時間與體力,發揮在工作高效率上,是未來更合理的規劃。

由於15分鐘城市可以讓居民在15分鐘步行或自行車車程內,滿足工作、生活…等一切所需,這也意味著城市空間的重新規劃及創造新應用,才能提供肥沃的土壤空間讓原本區域內沒有的各種服務得以生長出來,以巴黎為例,建築物平均僅有30~40%的時間是使用狀態,這代表建物空間的閒置時間(40%~70%)是超過使用時間的,所以當我們擺脫原本對空間使用目的既定想法限制後,非常多之前沒想過的可能性或新興商業模式也就因此誕生,例如閒置的空間可以作為共做或共造空間、校舍可以成為建身房、公園是假日市集、餐廳休息時間變身成為街邊精緻咖啡館….等。

想像一下若是生活在15分鐘城市,每天能省下1~2小時的通勤時間,多出來的時間是不是就能拿來優閒的看本書、坐在街角喝杯熱茶、為心愛的家人準備健康美味的晚餐食物,或是能有時間與鄰居互動或投入社區活動,我們將有機會打破過去視為正常的忙碌緊張現代生活,回復到以人為本類似過去社會人際緊密連結互助的時光。

延伸閱讀:

好設計、好創意、好靈感,好家具或產品想要介紹給大家嗎? 或是有漂亮的室內設計作品想要分享給? 歡迎透過什麼鳥粉絲頁訊息連絡什麼鳥。